首页成语词典左膀右臂左膀右臂的故事

左膀右臂的成语故事


拼音zuǒ bǎng yòu bì

基本解释比喻得力的助手。

出处凌叔华《古韵》:“据说恭亲王把他视为左膀右臂,将来肯定官运亨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左膀右臂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左膀右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臂之力元 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:“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,愁甚冤仇不报?”
三头八臂《法苑珠林》卷九:“[修罗道者]体貌粗鄙,每怀瞋毒,棱层可畏,拥耸惊人,并出三头,重安八臂,跨山蹋海,把日擎云。”
三头六臂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》:“三头六臂擎天地,愤怒那吒扑帝钟。”
三首六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六十三回:“子牙见对营门一人,三首六臂,青面獠牙。”
不左右袒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珊瑚》:“二成又懦,不敢为左右袒。”
举首奋臂宋·苏轼《论积欠六事状》:“民为积欠所压,如负千钧而行。免于僵仆则幸矣;何暇举首奋臂,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?”
九折臂战国 楚 屈原 《九章 惜诵(惜诵以致愍兮)》:“九折臂而成医兮,吾至今而知其信然。”王逸注:“方人九折臂,更历方药,则成良医。”
交臂历指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则是罪人交臂历指,而虎豹在于囊槛,亦可以为得矣。”
交臂失之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,可不哀与?”
交臂相失唐·冉元一《薛刚墓志》:“齐体合欢,交臂相失。”
使臂使指《管子·轻重乙》:“若此,则如胸中使臂,臂之使指也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,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
六臂三头明 孟称舜《死里逃生》第一折:“便六臂三头待怎么,料应飞不出这天罗嘑。”
割臂之盟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割臂盟公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可操左券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。”
右传之八章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4回:“左右照管贻安骄傲之脸,放肆之嘴,打了十个‘右传之八章’。”
右军习气清·宋曹《书法约言》:“既脱天腕,仍养于心,方无右军习气。”
右手画圆,左手画方《韩非子 功名》:“右手画圆,左手画方,不能两成。”
右翦左屠
名门右族宋·朱熹《小学·嘉言》:“余见名门右族……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。”
啮臂为盟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吴小员外焚香设誓,啮臂为盟。”
啮臂之好清·二石生《十洲春语》卷下:“修月生与文香甚昵,素有啮臂之好。”
失之交臂先秦 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。”
失诸交臂见“失之交臂”。
奋臂一呼《魏书·卢玄传》:“洞庭、彭蠡,竟非殷固,奋臂一呼,或成汉业。”
奋臂大呼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,奋臂大呼。”
如左右手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人有言上曰:‘丞相何亡。’上大怒,如失左右手。”
如持左券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秦韩之王劫于韩冯、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,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,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