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蹈矩循彟蹈矩循彟的故事

蹈矩循彟的成语故事


拼音dǎo jǔ xún xīng

基本解释同“蹈矩循规”。

出处明·宋濂《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》:“七岁即就外傅,诸书经目辄成诵,出入蹈矩循彟,有若成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蹈矩循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蹈矩循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
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”
乘虚蹈隙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黄龙举起磬击子来,在磬上铿铿锵锵的乱击,协律谐声,乘虚蹈隙。”
从规矩定方圆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楔子:“天地神鬼人五仙,尽从规矩定方圆,逆则路路生颠倒,顺则头头身外玄。”
偭规越矩战国 楚 屈原《离骚》:“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”
偭规错矩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离骚》:“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”
再蹈覆辙郭沫若《抱箭集·第二辑·曼陀罗华》:“这也是一种经验呢,我们都是年青人,将来还有生育的机会,我们可以不再蹈覆辙了。”
发奋蹈厉邹韬奋《萍踪寄语》:“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;发奋蹈厉,艰苦备尝,为的是这件事。”
发扬蹈励明·唐顺之《寄赵浚谷》:“至若老吕,以鹰扬称,以发扬蹈励称,未免露出将才气象,此老吕不及老伊处也。”
发扬蹈厉西汉 戴圣《礼记 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大(太)公之志也。”
叠矩重规《三国志 蜀书 郤正传》:“君臣协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动若重规,静若迭矩。”
周规折矩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
因循坐误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4回:“照这样因循坐误,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,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。”
因循守旧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循吏传序》:“光因循守职,无所改作。”
因循敷衍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8章:“炮兵营营长杨某,好像染有嗜好,整天萎靡不振,因此办事也提不起精神,只是因循敷衍。”
因循苟且宋 吕祖谦《答潘叔度》:“以此等语言自恕,则因循苟且,无一事可为矣!”
因循苟安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他觉得北平人并不尽像他自己那么因循苟安。”
复蹈其辙《宋史·子砥传》:“今复蹈其辙,譬人畏虎,唁虎以肉,食尽终必食人。”
复蹈前辙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:“今不想前事之失,复循覆车之轨。”
大匠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》: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奋发蹈厉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》:“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,奔赴前线,不让男同胞专美。”
如蹈水火《元史·张德辉传》:“若宰民者,头会箕敛以毒天下,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,为害尤甚。”
如蹈汤火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命入朝廷,如赴汤火。”
履仁蹈义三国·魏·应璩《荐和虑则笺》:“质性纯粹,体度贞正,履仁蹈义,动循轨礼。”
履汤蹈火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重俊传》:“复御家不法,其奴仆若履汤蹈火,忤其意者,或鞭之,或刃之。”
履盈蹈满《明史·邵经邦传》:“如徒加以非分之任,使之履盈蹈满,犯天人之怒,亦非璁等福也。”
履险蹈危《明史·外国传·日本》:“外夷修贡,履险蹈危,来远,所费实多。”
应规蹈矩《隋书·音乐志》:“齐之以礼,相趋帝庭,应规蹈矩,玉色金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