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刨树搜根刨树搜根的故事

刨树搜根的成语故事


拼音páo shù sōu gēn

基本解释喻追究底细。

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三回:“至于列公,听这部书,也不过逢场作戏,看这部书,也不过走马观花。真个的,还把有用精神置之无用之地,费这闲心去刨树搜根不成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刨树搜根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刨树搜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树百获先秦 管仲《管子 权修》:“一树一获者,谷也;一树十获者,木也;一树百获者,人也。”
一根一板
上树拔梯宋 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:“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,共出一臂,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。”
上根大器
不根之论《汉书 严助传》:“朔、皋不根持论,上颇俳优畜之。
不根之谈清 沈涛《交翠轩笔记》第四卷:“扬州有喜姓,俗言先本姓史,嫌与死同音,乃改为喜。此不根之谈也。”
东搜西罗许地山《空山灵雨 补破衣的老妇人》:“我们所为,原就和你一样,东搜西罗,无非是些绸头布尾,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。”
云树之思唐 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”
云树遥隔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八十六回:“侄自与叔大人欢会,迄今二十余年矣。只以云树遥隔,山川相阻,未得再亲慈诲。”
六根清净隋 隋炀帝《宝台经藏愿文》:“五种法师,俱得六根清净。”
六根清静《法华经·法师功德品》:“以是功德,庄严六根,皆令清静。”
再实之木根必伤南朝·宋·范哗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:“常观富贵之家,禄位重叠,犹再实之木,其根必伤。”
再实之根必伤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再实之根必伤,掘藏之家必有殃。”
刀山剑树《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》:“设罪多者当入地狱,刀山剑树,火车炉炭,吞饮融铜。”
刃树剑山
切树倒根
刨根究底《收获》1981年第4期:“我从来不喜欢打听姑娘们的事,也懒得为此去刨根究底。”
刨根问底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。”
别树一帜清 邹容《革命军》第二章:“中国士人,又有一种岸然道貌,根器特异,别树一帜,以号于众者。”
别树一旗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唐义山、香山、牧之、昌黎,同学杜者;今年内其诗集,都有是别树一旗。”
刬草除根语出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 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连枝秀》:“半世连枝带叶,算从前,历尽虚花,一朝刬草除根,到此际方成结果。”
削株掘根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削株掘根,无与祸邻,祸乃不存。”
削草除根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不争晋公主怀孕在身,产孤儿是我仇人,待满月钢刀铡死,才称我削草除根。”
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清 翟灏《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》:“今年种竹,来年吃笋;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。”
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32回:“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。反把那种树的人杀了,还有甚么公理呢!”
剑树刀山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灌州罗汉和尚》:“曰:‘如何是法?’师曰:‘剑树刀山。’”
剗草除根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剪草除根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……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