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谏尸谤屠谏尸谤屠的故事

谏尸谤屠的成语故事


拼音jiàn shī bàng tú

基本解释向尸体劝谏,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。比喻劝谏无济于事。

出处唐 柳宗元《天对》:“幽祸挐以夸,惮褒以渔。淫嗜筏杀,谏尸谤屠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谏尸谤屠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谏尸谤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三尸五鬼
三尸暴跳
三谏之义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
主文谲谏《毛诗序》:“主文而谲谏,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五马分尸王西彦《老太婆伯伯》:“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,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,五马分尸。”
从谏如流汉 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见善如不及,用人如由己,从谏如顺流,趣时如响起。”
以泽量尸清·顾炎武《羌胡引》:“四入郊圻躏齐鲁,破邑屠城不可数,刳腹绝肠,折颈折颐,以泽量尸。”
伏尸流血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”
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魏策》:“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”
使性谤气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1回:“这玉簪又气不愤,使性谤气,牵家打伙,在厨房内打小鸾,骂兰香。”
借尸还阳何其芳《理性与历史》:“以后再有法西斯蒂的鬼魂借尸还阳的话,总可以少骗几个人吧。”
借尸还魂元 岳伯川《铁拐李》楔子:“岳寿,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,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,尸体是小李屠,魂灵是岳寿。”
公规密谏《三国志·魏志·桓阶传》:“时太子未定,而临菑侯植有宠,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,宜为储副,公规密谏,前后恳至。”
叩马而谏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西伯卒,武王载木主,号为文王,东伐纣。伯夷、叔齐叩马而谏曰:‘父死不葬,爰及干戈,可谓孝乎?以臣弑君,可谓仁乎?’左右欲之。太公曰:‘此义人者。’扶而去之。”
右翦左屠
堆垛死尸宋·许凯《彦周诗话》:“凡作诗若正尔填塞,谓之‘点鬼簿’,亦谓之‘堆垛死尸’。”
宁为鸡尸,不为牛从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宁为鸡尸,不为牛从。”
宁为鸡尸,无为牛从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周显王三十六年》胡三省注:“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,无为牛从。尸,主也。”
对屠门而大嚼汉·桓谭《新论》:“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而西向笑;知肉美味,则对屠门而大嚼。”
尸位病民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如有慢视民瘼者,定行揭帖上几个,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,得以漏网。”
尸位素餐东汉 班固《汉书 朱云传》:“今朝廷大臣,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。”
尸利素餐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尸利素餐,吾罪深矣。”
尸居余气《晋书 宣帝纪》:“司马公尸居余气,形神已离,不足虑矣。”
尸居龙见《庄子 在宥》:“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,无擢其聪明,尸居而龙见,渊默而雷声。”
尸山血海《三国志平话》中卷:“两壁相并,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。”
尸横遍野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直杀到天明,却才收军。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”
尸禄害政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贤能常居位,以善事訚劣,不得以尸禄害政。”
尸禄素食三国·魏·曹丕《上书三禅让》:“昔有蘧敖逃禄,传载其美,所以浊世,励贪夫,贤于尸禄素食之人也,故可得而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