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亡羊补牢亡羊补牢的故事

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


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

基本解释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
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亡羊补牢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亡羊补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七破八补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3回:“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,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,形状十分瑟缩。”
三户亡秦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故楚南公曰: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:“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,那是要坏名气的。”
不无小补宋 朱熹《朱子全集 尚书一》:“诸家虽或浅近,要亦不无小补,但在详择之耳。”
与羊谋羞《符子》:“欲为千金之裘,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
东补西凑朱自清《哀互生》:“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,还得跑北京,跑南京。”
丧胆亡魂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但凡拿住的人呵,见了俺丧胆亡魂,今朝拿住这斯,面不改色。”
丰年补败《谷梁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:“古者税什一,丰年补败,不外求而上下足也。”
久惯牢成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46回:“你还说你不久惯牢成。”
买王得羊唐·张怀瑾《书断》:“时人云:‘买王得羊,不失所望。’”
争鸡失羊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八:“争鸡失羊,亡其金囊。”
于事无补丁玲《风雨中忆萧红》:“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,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。”
亡不待夕
亡不旋跬《新唐书·萧瑀传》:“汉分王子弟,享国四百年。魏晋废之,亡不旋跬。”
亡不旋踵宋·苏辙《<元佑会计录>序》:“晋武帝削平吴蜀,任贤使能,容受直言,有明主之风,然而亡不旋踵。”
亡可奈何
亡命之徒《周书 郭彦传》:“亡命之徒,咸从赋役。”
亡国之器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贵直》:“亡国之器陈于廷,所以为戒。”
亡国之声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亡国之声,不可遂也。”
亡国之社《谷梁传·哀公四年》:“亡国之社,以为庙屏,戒也。”
亡国之音西汉 戴圣《礼记 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
亡国大夫《礼记·射义》:“贲军之将、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,其余皆入。”孔颖达疏:“亡国之大夫者,谓亡君之国,言不忠且无智也。”
亡国奴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现在他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,除了反抗,再没有出路。”
亡国灭种清·严复《论世变之亟》:“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,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,四分五裂,而不可收拾。”
亡国破家汉 桓宽《盐铁论 相刺》:“屈原行吟泽畔,曰:‘安得皋陶而察之!’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,任能以治国,然牵于流说,惑于道谀,是以贤圣蔽掩,而谗佞用事,以此亡国破家,而贤士饥于岩穴也。”
亡国败家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安其危而利其葘,乐其所以亡者。不仁而可与言,则何亡国败家之有?”
亡在旦夕《元史·外夷传一·高丽》:“大军已驻乎心腹,鼎鱼幕燕,亡在旦夕。”
亡戟得矛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离俗》:“亡戟得矛,可以归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