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巾私第的成语故事
拼音jiǎo jīn sī dì
基本解释脱掉官服,戴上头巾,居住在私宅。指闲居不仕。
出处《晋书 王濬传》:“卿旋旆之日,角巾私第,口不言平吴之事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角巾私第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角巾私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己之私 | 宋·李格非《书洛阳名园记后》:“放乎一己之私,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,忽欲退享此得乎?” |
一念之私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李伯言》:“阴曹不与人世等,一念之私不可容。急消他念,则火自息。” |
万贯家私 | 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:“老爹爹纵有万贯家私,自有嫡子嫡孙,干你野种屁事!” |
三角恋爱 | 老舍《黑白李》:“三角恋爱,不得劲儿。” |
不徇私情 | 王朔《你不是一个俗人》:“我们是好朋友,可是你能不徇私情,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。” |
不私其利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不伐其功,不私其利。” |
不见圭角 | 宋·欧阳修《张子野墓志铭》:“遇人浑浑,不见圭角。” |
不露圭角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儒行》“毁方而瓦合”郑玄注“去已之大圭角,下与众小人合也。”孔颖达疏“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。言儒者身恒方正,若物有圭角;不欲异众过甚,去其大圭角,言犹有小圭角也 |
中正无私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五辅》:“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,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。” |
中饱私囊 | 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》:“薄疑谓赵简主曰:‘君之国中饱。’简主欣然而喜曰:‘何如焉?’对曰:‘府库空虚于上,百姓贫饿于下,然而奸吏富矣。’” |
乌头白马生角 | 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乌头白,马生角,乃许耳。” |
乌头白,马生角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乌头白,马生角,乃许耳。” |
乌头马角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乌头白,马生角,乃许耳。” |
乌白马角 | 南朝 宋 鲍照《代白紵舞歌辞》:“思君厚德委入山,洁诚洗志期暮年,乌白马角宁足言。” |
乌衣门第 | 清·陈维菘《渡江云·扬州感旧》词:“风流推宋玉,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。” |
乌鸟私情 | 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乌鸟私情,愿乞终养。” |
书香门第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,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,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。” |
予齿去角 |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天亦有所分予,予之齿者去其角,傅其翼者两其足,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……夫已受大,又取小,天不能足,而况人乎!”颜师古注:“谓牛无上齿则有角,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。” |
五角六张 | 唐 郑棨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梦里几回富贵,觉来依旧凄惶。今日是千年一遇,叩头莫五角六张。” |
以公灭私 | 《书·周官》:“以公灭私,民其允怀。”蔡沈集传:“以天下之公理,灭一己之私情。” |
以宫笑角 | 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文武》:“今代之人,为武者则非文,为文者则嗤武,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,犹以宫笑角,非适才之情,得实之论也。” |
以权谋私 | 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,化公为私。” |
以私害公 | 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楚白公之难,有庄之善者,辞其母,将死君……比至朝,三废车中。其仆曰:‘子惧,何不反也?’曰:‘惧,吾私也;死君,吾公也。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。’遂往死之。” |
以私废公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六回:“晃回顾众将,厉声大叫曰:‘若取得云长首级者,重赏千金!’公惊曰:‘公明何出此言?’晃曰:‘今日乃国家之事,某不敢以私废公。’言讫,挥大斧直取关公。” |
侍执巾栉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,以固子也。” |
侍执巾节 | |
借公行私 | 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一卷:“见善忘举者妒,知恶不劾者比,依违是非者谲,借公行私者佞。” |
假公济私 |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