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蜻蜓撼石柱蜻蜓撼石柱的故事

蜻蜓撼石柱的成语故事


拼音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

基本解释比喻不自量力。也比喻纹丝不动。

出处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2回:“这行者即去拿瓶,——唉,莫想拿得他动。好像似蜻蜓撼石柱,怎生摇得半分毫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蜻蜓撼石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蜻蜓撼石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块石头落了地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九回:“次后忽然宝玉去了,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,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,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,而且是意外之想,彼此放心,再无别意了。”
一块石头落地
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郭先生,自古‘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’,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!”
一柱承天元·袁桷《李士弘枯木风竹图》诗:“西山古渊人莫测,一柱承天万牛力。”
一柱擎天《唐大诏令集 中和三年赐陈敬瑄铁券文》:“卿五山镇地,一柱擎天;气压乾坤,量含宇宙。”
一柱难支唐·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千钧势易压,一柱力难支。”
一石二鸟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4章:“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。”
下井投石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,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,说他的坏话。”
不分玉石清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向非君侯来,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。”
中流底柱宋·朱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天下望之,屹立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恐。”
中流砥柱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谏下》:“吾尝从君济于河,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。”
临危下石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夸谈经济者,少甚么看风使舵、临危下石之人。”
五石六鹢《公羊传·僖公十六年》:“陨石于宋五。是月,六鹢退飞过宋都。”
亲冒矢石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2回:“尚亲冒矢石,冲突掩杀。”
亲当矢石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每临行阵,亲当矢石。”
人非木石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身非木石,独与法吏为伍,深幽囹圄之中,谁可告诉者?”
他山之石《诗经 小雅 鹤鸣》:“他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”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以升量石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缪称训》:“使尧度舜则可,使桀度尧,是犹以升量石也。”
以卵击石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强欲与争,正如以卵击石,安得不败乎!”
以卵投石先秦 墨翟《墨子 贵义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”
以卵敌石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周瑜小子,偏怀浅戆,自负其能,辄欲以卵敌石;兼之擅作威福,无罪受刑,有功不赏。盖系旧臣,无端为所摧辱,心实恨之!”
以水投石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其言也。如以水投石,莫之受也。”
以石投卵《孙子·势篇》:“兵之所加,如以碫投卵者,虚实是也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今之进讨,若以石投卵耳。”
以石投水三国 魏 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及其遭汉祖,其言也,如以石投水,莫之逆也。”
以蛋碰石郑振铎《桂公塘》:“没有什么,该镇定些,他们决不敢拿我怎么样的,此刻万事且须容忍,以蛋碰石,必然无幸!”
作金石声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孙兴公作《天台赋》成,以示范荣期云:‘卿试掷地,要作金石声。’”
偷梁换柱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7回:“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,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