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石桑苞的成语故事
拼音pán shí sāng bāo
基本解释盘石:大石;桑苞:即苞桑,根深柢固的桑树。比喻安稳牢固。
出处《易 否》:“系于苞桑。”孔颖达疏:“苞,本也。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……桑之为物,其根众也,众则牢固之义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盘石桑苞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盘石桑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佛出世,二佛涅盘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打得宋江一佛出世,二佛涅盘,皮开肉绽,鲜血淋漓。” |
一块石头落了地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九回:“次后忽然宝玉去了,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,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,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,而且是意外之想,彼此放心,再无别意了。” |
一块石头落地 | |
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 | 李欣《老生常谈·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》:“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,这是有的。” |
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郭先生,自古‘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’,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!” |
一盘散沙 | 清 梁启超《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》:“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,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。” |
一盘棋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8回:“西门庆还把他强死强活拉到李瓶儿房内,下了一盘棋,吃了一回酒。” |
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 |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说‘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’,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,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。” |
一石二鸟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4章:“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。” |
上不得台盘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胡老爹上不得台盘,只好在厨房里或女儿房里帮着量白布、称肉,乱窜。” |
下井投石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,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,说他的坏话。” |
不分玉石 | 清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向非君侯来,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。” |
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 | 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” |
临危下石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夸谈经济者,少甚么看风使舵、临危下石之人。” |
乐不极盘 | 东汉 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乐不极盘,杀不尽物。” |
五石六鹢 | 《公羊传·僖公十六年》:“陨石于宋五。是月,六鹢退飞过宋都。” |
亲冒矢石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2回:“尚亲冒矢石,冲突掩杀。” |
亲当矢石 | 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每临行阵,亲当矢石。” |
人世沧桑 | |
人非木石 |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身非木石,独与法吏为伍,深幽囹圄之中,谁可告诉者?” |
他山之石 | 《诗经 小雅 鹤鸣》:“他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”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|
以升量石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缪称训》:“使尧度舜则可,使桀度尧,是犹以升量石也。” |
以卵击石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强欲与争,正如以卵击石,安得不败乎!” |
以卵投石 | 先秦 墨翟《墨子 贵义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” |
以卵敌石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周瑜小子,偏怀浅戆,自负其能,辄欲以卵敌石;兼之擅作威福,无罪受刑,有功不赏。盖系旧臣,无端为所摧辱,心实恨之!” |
以水投石 | 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其言也。如以水投石,莫之受也。” |
以石投卵 | 《孙子·势篇》:“兵之所加,如以碫投卵者,虚实是也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今之进讨,若以石投卵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