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渤澥桑田渤澥桑田的故事

渤澥桑田的成语故事


拼音bó xiè sāng tián

基本解释渤澥:渤海的古称。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巨大。

出处宋 苏轼《送乔仝寄贺君》诗之二:“不惊渤澥桑田变,来看龟蒙漏泽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渤澥桑田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渤澥桑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卒之田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:“无一卒之田。”
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”
买田阳羡宋 苏轼《菩萨蛮》词:“买田阳羡吾将老,从来只为溪山好。”
人世沧桑
咏桑寓柳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每日一入学中,四处各坐,却八目勾留,或设言托意,或咏桑寓柳,遥以心照,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。”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奚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
如获石田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大王如获石田。”
孝悌力田《汉书 文帝纪》:“其遣谒者劳赐三老、孝者帛人五匹,悌者、力田二匹……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。”
寸田尺宅宋 苏轼《游罗浮山》诗:“玉堂金马久流落,寸田尺宅今谁耕。”
归老田间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回:“我明日即行辞职,还是归老田间罢。”
恭敬桑梓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之。”
扫田刮地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三折:“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,扫田刮地,做个佣工。”
指桑说槐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九回:“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,指桑说槐,暗相讥刺。”
指桑骂槐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:“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,百般称快。”
收之桑榆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
敬恭桑梓《诗经 小雅 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”
日薄桑榆《隋书·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顾缺然。”
景入桑榆
暮景桑榆三国 魏 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南朝 梁 萧统《文选 刘铄〈拟古二首〉》:“愿垂薄暮景,照妾桑榆时。”
服田力穑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农服田力穑,乃亦有秋。”
李下瓜田《北史 袁翻传》:“瓜田李下,古人所慎。”
村姑田妇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九回:“来你这地方,甚么村姑田妇,冤他拐带!”
柳树上着刀,桑树上出血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0卷:“忽朝一日,发出句说话来,教‘张公吃酒李公醉’,‘柳树上着刀,桑树上出血’。”
桑中之喜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申叔跪从其父,将适郢,遇之,曰:‘异哉!夫子有三军之惧,而又有桑中之喜,宜将窃妻以逃者也。’”
桑中之约《诗·鄘风·桑中》:“期我乎桑中,要我乎上宫,送我乎淇之上矣。”
桑中生李
桑土之谋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,有事则议全汤之策。”
桑土之防明·张居正《答王鉴川计贡利害》:“至于桑土之防,戒备之虑,此自吾之常事,不容一日少懈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