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春寒料峭春寒料峭的故事

春寒料峭的成语故事


拼音chūn hán liào qiào

基本解释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

出处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9卷:“春寒料峭,冻杀年少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春寒料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春寒料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场春梦唐 卢延让《哭李郢端公》:“诗侣酒徒销散尽,一场春梦越王城。”
一室生春
一寒如此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‘范叔一寒如此哉!’乃取一绨袍以赐之。”
一年之计在于春南朝梁 萧统《纂要》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”
一暴十寒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一曝十寒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万古长春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四折:“也论功增封食邑,共皇家万古长春。”
不出所料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回:“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,一直防着你,刚刚走到你那边,见你不在,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,所以一直赶来,果然不出所料。”
不寒而栗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。”
不知春秋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”
不饥不寒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。”
丰墙峭址
丰墙峭阯
丽藻春葩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 粲花》:“李白与人谈论,皆成句读,如春葩丽藻,粲于齿牙,时号李白粲花之论。”
乍暖还寒宋·李清照《声声慢》词: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”宋 ·刘清夫《玉楼春》词:“柳梢绿小眉如印。乍暖还寒犹未定。”
九十春光五代·南唐·陈陶《春归去》:“九十春光在何处?古人今人留不住。”
仗马寒蝉《冷眼观》第30回:“一般仗马寒蝉,反得各居显要,尸位素餐。”
令人寒心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7回:“我们做了封疆大吏,上头还如此不放心我们,听了叫人寒心!”
使料所及《中国的西北角 成兰纪行一》:“人事的变化,往往非使料所及。”。
停工待料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68章:“五月十五日,上海日本第七纱厂停工待料。”
偷寒送暖元 无名氏《神奴儿》:“看起来偷寒送暖,都是你这老弟子。”
偷工减料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,断靠不住。”
八百孤寒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》:“八百孤寒齐下泪,一时南望李崖州。”
冬寒抱冰,夏热握火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王念复吴,仇非上旦也。苦身劳心,夜以继日。……冬常抱冰,夏还握火。”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2回: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
冰厚三尺,非一日之寒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壮留》:“故夫河冰结合,非一日之寒;积土成山,非斯须之作。”
冰寒于水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”
冰雪严寒吴伯箫《菜园小记》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,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,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;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,一年里春夏秋三季,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