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循规遵矩循规遵矩的故事

循规遵矩的成语故事


拼音xún guī zūn jǔ

基本解释循:遵守;规、矩:定方圆的标准工具,借指行为的准则。指拘守旧准则,不敢稍做变动。

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这么一所大花园,都是你们照看,皆因看得你们是三四代的老妈妈,最是循规遵矩的,原该大家齐心,顾些体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循规遵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循规遵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定之规郭小川《新路歌》:“历史的发展,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。”
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
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”
乡规民约
从规矩定方圆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楔子:“天地神鬼人五仙,尽从规矩定方圆,逆则路路生颠倒,顺则头头身外玄。”
以规为瑱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赖君用之也,故言。不然,巴浦之犀犛兕象,其可尽乎!其又以规为瑱也。”
体规画圆宋·宋祁《宋景文公笔记·释俗》:“若体规画圆,准方作矩,终为人之臣仆。”
偭规越矩战国 楚 屈原《离骚》:“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”
偭规错矩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离骚》:“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”
公规密谏《三国志·魏志·桓阶传》:“时太子未定,而临菑侯植有宠,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,宜为储副,公规密谏,前后恳至。”
切磨箴规南朝·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交友投分,切磨箴规。”
叠矩重规《三国志 蜀书 郤正传》:“君臣协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动若重规,静若迭矩。”
同文共规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削平天下,同文共规。”
周规折矩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
因循坐误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4回:“照这样因循坐误,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,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。”
因循守旧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循吏传序》:“光因循守职,无所改作。”
因循敷衍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8章:“炮兵营营长杨某,好像染有嗜好,整天萎靡不振,因此办事也提不起精神,只是因循敷衍。”
因循苟且宋 吕祖谦《答潘叔度》:“以此等语言自恕,则因循苟且,无一事可为矣!”
因循苟安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他觉得北平人并不尽像他自己那么因循苟安。”
因袭陈规
固守成规邓小平《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》:“我们过去固守成规,关起门来搞建设,搞了好多年,导致的结果不好。”
墨守成规清 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。”
大匠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》: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应规蹈矩《隋书·音乐志》:“齐之以礼,相趋帝庭,应规蹈矩,玉色金声。”
循名校实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皆功行相参,循名校实,条列行状,公文具上。”
循名核实明·张居正《答浙江吴巡抚》:“明主在上,方翕受敷施,循名核实,以兴太平之治。”
循名督实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譬诸木犬,犹彼泥龙,循名督实,事归乌有。”
循名考实三国 魏 傅嘏《难刘劭考课法论》:“夫建官均职,清理民物,所以务本也,循名考实,纠励成规,所以治末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