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博硕肥腯博硕肥腯的故事

博硕肥腯的成语故事


拼音bó shuò féi tú

基本解释博硕:形状大;腯:音‘途’,肥壮。指六畜肥壮。
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桓公六年》:“故奉牲以告曰:‘博硕肥腯’,谓民力之普存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博硕肥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博硕肥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丰功硕德元·王恽《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》:“其丰功硕德,具载墓碑,兹不复云。”
乘坚策肥东汉 班固《汉书 食货志上》:“乘坚策肥,履丝曳缟。”
乘肥衣轻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赤之适齐也,乘肥马,衣轻裘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钟会,名公子,以才能贵幸,乘肥衣轻,宾从如云。”
乘轻驱肥《晋书·傅咸传》:“古者大夫乃不徒行,今之贱隶乘轻驱肥。”
仁言利博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三年》:“仁人之言,其利博哉!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。”
兄肥弟瘦《后汉书·赵孝传》:“及天下乱,人相食。孝弟礼为饿贼所得,孝闻之,即自缚诣贼,曰:‘礼久饿羸瘦,不如孝肥饱。’贼大惊,并放之。”
兼收博采宋·陆游《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》:“仁宗皇帝照知其弊,公听并观,兼收博采,无南北之异。”
兼览博照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君以兼览博照为德,臣以献可替否为忠。”
博古知今三国·魏·王肃《孙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,博古知今,通礼乐之原,明道德之归。”
博古通今《晋书 石崇传》:“君侯博古通今,察远照迩,愿加三思。”
博士买驴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问一言辄酬数百,责其指归,或无要会。邺下谚云:‘博士买驴,书券三纸,未有驴字。’”
博大精深明 姜世昌《逸周书》:“迄今读之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
博学多才《晋书 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瑰伟倜党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博学多识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第45卷:“只是圣人之所以圣,却不在博学多识,而在一以贯之。”
博学多闻《文子 精诚》:“虽博学多闻,不免于乱。”
博学宏才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6回:“陛下在内检一个博学宏才的,召他进来,面试一篇,不好再作区处。”
博学审问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
博学洽闻《晋书 荀顗传》:“性至孝,总角知名,博学洽闻,理思周密。”
博学笃志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。”
博带褒衣《新唐书·刘知畿传》:“博带褒衣,革履高冠。”
博弈犹贤语出《论语 阳货》:“子曰:‘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?为之,犹贤乎已。’”
博文约礼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!”
博施济众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子贡曰:‘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’”
博洽多闻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杜林传》:“林从竦受学,博洽多闻,时称通儒。”
博物君子《史记 吴太伯世家》:“延陵季子之仁心,慕义无穷,见微而知清浊。呜呼,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!”《后汉书 周荣传》:“蕴椟古今,博物多闻,《三坟》之篇,《五集》之策,无所不览。”
博物多闻南朝 宋 范晔《周荣传》:“蕴椟古今,博物多闻,《三夜》之篇,《五典》之策,无所不览。”
博物洽闻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司马迁传赞》:“乌呼!以迁之博物洽闻,而不能以知自全,既陷极刑,幽而发愤,书亦信矣。”
博物通达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》:“虽非正法,巨儒宿学,不能自解,博物通达之士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