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的故事
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的成语故事


拼音xiōng dì xì qiáng,wài yù qí wǔ

基本解释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

出处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0回:“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。蜗角纷争,惟利是务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反其道
万变不离其宗徐特立《抗战给我的机会》:“对任何人,无论相识不相识的,总是一套话。言论有系统,万变不离其宗。”
三分天下有其二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殷。”
三折其肱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知为良医。”
三缄其口汉 刘向《说苍 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陛之侧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
三过其门而不入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”
上下其手唐 周矩《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》:“微讽动以探其情,所推者必上下其手,希圣旨也。”
不乏其人清 吕留良《与陈执斋书》:“然则如今之篯侯,远近不乏其人。”
不厌其烦宋 袁燮《挈斋集》:“贽之先君,不惮其烦,而帝每不能听。”
不厌其繁明 吕坤《呻吟语》:[天]极精细,色色象象,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。”
不厌其详宋 朱熹《答刘公度》:“讲学不厌其详,凡天下事物之理,方册圣贤之言,皆须子细反复究竟。”
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春秋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子曰:‘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’”
不堪其忧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
不学面墙《尚书·周官》:“不学墙面,莅事惟烦。”
不安其室《诗经·邺风·凯风·序》:“卫之淫风流行,虽有七子之母,犹不能安其室。”
不得其所汉 荀悦《汉纪 文帝纪论》:“男女有不得其所者,因而相与歌咏,各言其情。”
不得其死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若由也,不得其死然。”
不得已而求其次曹靖华《叹往昔,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!》:“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。‘鸿沟’上没有‘桥梁’,只好‘绕道东京’了。”
不惮强御《梁书·孔体源传》:“当官理务,不惮强御,常以天下为己任,高祖浑委信之。”
不改其乐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飘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扰,回出不改其乐。”
不畏强御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天下模楷李元礼,不畏强御陈仲举。”
不知其详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4回:“施御史家的事,我也略闻,不知其详。”
不私其利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不伐其功,不私其利。”
不胜其任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王怒,以为不胜其任矣。”
不胜其烦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三卷:“秦太师当国,有谄者尝执政矣,出为建康留守,每发一书,则书百幅,择十之一用之,于是不胜其烦,人情厌患。”
不胜其苦唐 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,去其衣服,以马鞭鞭之数百,生不胜其苦而毙。”
不计其数宋 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》:“火炮、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,不计其数。”
不足为外人道晋 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‘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’”